生產一次做對,修色次數減少30%
探究行業發展趨勢,助力企業贏取新的業務增長機會,以及實現企業精益生產與重塑的制勝戰略
行業面臨的挑戰
生產過程質量難以有效控制,導致制造成本的提升。
-
原料配料品種多。人工配料有錯配、漏配風險,導致修色次數增加,制造成本不可控。
-
面對多品種、小批量的生產模式,材料、人員、工藝參數、加工要求等千變萬化,往往會因為人員的操作失誤導致質量和效率損失。
-
標準作業程序難以得到效執行。
下游客戶對產品質量與追溯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。
-
ISO/TS16949質量體系審核。對于汽車零備件制造商的質量控制與追溯提出更為嚴格的要求。
-
紙質記錄生產過程信息,各部門信息共享存在障礙,無法及時進行質量控制、改進和追溯。
-
當產品出現質量問題,不能及時、準確的找到原因。
無法實時獲取制生產過程信息
-
生產進度不透明,計劃執行有效性難以保證;
-
難以全面了解和控制生產所有環節信息;
-
生產過程的實際投入與產出 。
生產成本核算難
-
批生產過程的物料、人員、設備的實際投入;
-
在制品的產出;
-
成品及副品的產出。
惠和批控制系統在粉末涂料行業的解決方案
基于惠和批控制系統(batch Control Application),實現從原料到成品粉整個生產過程的控制與質量追溯,實現對生產批次的質量管控,有效防止人為因素在生產過程中的影響,確保產品質量的穩定性;關鍵工序生產控制過程自動記錄人、機、料的投入,報工單記錄成品/在制品的產出,提高成本核算的準確性;生產參數、過程工藝參數(如燒結溫度)自動采集分析,建立完整的批生產記錄,實現產品質量的有效追溯。
批控制系統。是運用精益生產、標準化管理、可視化管理等生產管控理論為依據,以軟件技術、條碼自動識別技術,結合手持終端(PDA)、工業智能終端設備(Terminal),實現于從原料、在制品到成品整個生產過程的控制與質量追溯,提高制造過程的數字化、精益化、透明化,提升產品質量、縮短生產周期、提高生產效率。控制的關鍵工序包括:原料>>配料>>混合>>擠出壓片 >>研磨過篩>>稱重包裝>>成品。
-
原料層:實現批次管理、先進出控制、在制品管理;
-
配料層:樹脂等大料實現自動配料,提高配料質量,降低勞動強度;AWS系統實現對色劑等輔料的稱量控制,防止人為因素導致的錯配、漏配;
-
混合工序:掃描配料批次,記錄混合機、混合時間,混合后通知QC做樣,并實現補加料工單與稱量控制。
-
擠出工序:通過掃描識別料鼓混合批次,系統根據產品的潔凈等級自動判斷清洗;顯示設定擠出機工藝參數;啟動擠出,首件(或啟動設定時間內)檢驗合格繼續;生產過程記錄擠出時間、設備編號,通過物聯網關采集擠出機工藝參數:多區域溫度區線、進料速度等,實現對過程工藝參數的自動采集分析;實現對人機料法環的控制與融合。
-
磨機工序:顯示與設定當前產品批次的工藝參數,首件檢驗合格繼續生產;生產過程記錄磨粉時間、設備編號,通過物聯網關采集磨機工藝參數:分級機轉速、磨機轉速、進料速度、風機轉速、粉體溫度曲線等,實現對過程工藝參數的自動采集分析;實現對人機料法環的控制與融合。
-
包裝工序:由系統采集數據,記錄成品粉的產出。可以通過包裝復重模塊對包裝重量上、下限進行復核。
產品工藝管理。為產品建模定義如何生產,包括生產工序、工步、物料規范(BOM)、設備規范(混合工藝參數、擠出工藝參數、磨機工藝參數)、人員規范、質量標準(產品指標)等。同時建立與生產實際相對應的數字化工廠模型,滿足集團用戶多工廠、多產線、多存儲區域建模。
生產計劃與調度。從ERP導入生產訂單,系統依據工藝路線分解為工序作業計劃,排產后下發到現場。對車間的生產情況進行實時監控,獲取生產相關數據,跟蹤生產進度(開始、完成狀態),支持大屏幕監控。
物料與生產物流。倉儲物流根據排產計劃及進度,按時間段、工序生成物料配送計劃,由倉庫人員配送到指定位置;生產完成的在制品、成品入庫,實現生產物料的管理、追蹤。
質量管理。根據工藝需求進行檢驗控制,通過事件可以觸發檢驗請求,由檢驗員執行檢驗,反饋檢驗結果,進行質量監控和追溯。
設備運維。設備運維通過車間設備管理模塊統一維護,提醒和指導設備人員定期保養,記錄維修保養結果。設備維保計劃與工序作業計劃需相互協調,以保證生產正常進行。確保設備安全、穩定、經濟運行,實現設備資產價值最大化,為企業生產運營服務提供保障。
物聯網關。采用本地化部署,根據工藝要求,設定生產參數,生產執行過程工藝參數自動采集分析,如:燒結時間、溫度,并實現與批次記錄的關聯。
用戶收益
提升效率
提升質量
節省用工
行業案例

阿克蘇諾貝爾中國
從2014年起陸續在國內所有涂料工廠上了配料稱量系統,解決了錯配、漏配、稱量不準的問題,大大降低了修色頻次,實現了質量追溯,并與ERP系統實現了接口,數據自動上傳。

黃山華佳
2019年上了配料稱量系統,用于解決小料的稱量控制,避免了人為錯誤,降低了修色頻次,實現了與用友U8的接口。